首页
关于我们 
产品中心 
新闻资讯 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半导体硅材料的电阻率
时间:2025-01-28    发布人:admin    点击数:0
在材料领域,从导电性能的角度出发,材料可分为导体、半导体和绝缘体。硅,便是典型的半导体材料。那么,如何准确判断一种材料究竟属于上述哪一类呢?一般而言,可借助电阻率这一关键指标来进行衡量与区分。通常情况下,导体的电阻率远低于绝缘体和半导体。相关数据表明,导体的电阻率约为<svg viewbox="0 -883.9 5159.7 905.9" role="img" height="2.05ex" width="11.673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05ex;"></svg>,半导体的电阻率范围在
<svg viewbox="0 -883.9 7242.7 1083.9" role="img" height="2.452ex" width="16.386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452ex;"></svg>之间,绝缘体的电阻率则处于<svg viewbox="0 -883.9 7046.1 1083.9" role="img" height="2.452ex" width="15.941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452ex;"></svg>之间(室温下本征硅的电阻率为<svg viewbox="0 -883.9 5534 905.9" role="img" height="2.05ex" width="12.52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05ex;"></svg> )。
半导体又细分为纯净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纯净半导体,也就是本征半导体,它不含除自身导体材料之外的任何杂质,其电阻率由材料自身的本质特性决定。杂质半导体则是通过人为掺入某些杂质,在合理控制杂质数量的前提下,能够人为地调控半导体的导电类型与导电能力。因此,在实际应用,比如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,通常使用的是杂质半导体。

图片

不过,并非所有杂质掺入半导体后都能实现良好控制,一般来说,较为常用的是 IIIA 族和 ⅤA 族中的元素。在上一篇关于硅晶体的文章中提到,硅晶体的空间利用率较低,这使得相较于其他晶体,硅晶体掺入杂质原子的可操作性更强。掺入的杂质原子通常会替代硅原子,占据其晶格位置。在特定温度下(温度可人为调控,进而实现对导电性能的操控),杂质原子会释放电子,从而达到控制和改变晶体导电能力与导电类型的目的。

图片

接下来,我们详细介绍一下纯净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。从第二张电阻率与杂质浓度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到,半导体分为<svg viewbox="0 -442 600 453" role="img" height="1.025ex" width="1.357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025ex;"></svg>型和<svg viewbox="0 -442 503 636" role="img" height="1.439ex" width="1.138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439ex;"></svg>型。这二者有何区别呢?<svg viewbox="0 -442 600 453" role="img" height="1.025ex" width="1.357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025ex;"></svg>型半导体以电子导电为主,掺入的是 VA 族元素,该元素最外层有五个电子。当与硅形成四个共价键后,会剩余一个电子在磷原子周围,这个电子被称为施主电子。由于激发施主电子比激发共价键中的电子更容易,所以<svg viewbox="0 -442 600 453" role="img" height="1.025ex" width="1.357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025ex;"></svg>型半导体的电子由杂原子提供。

图片

<svg viewbox="0 -442 503 636" role="img" height="1.439ex" width="1.138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439ex;"></svg>型半导体以空穴导电为主。需要注意的是,空穴本身并不导电,其导电主要依靠电子,只不过这些电子并非来自导带,而是来自价带。<svg viewbox="0 -442 503 636" role="img" height="1.439ex" width="1.138ex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style="vertical-align: -0.439ex;"></svg>型材料中有大量低能量的空穴,空穴周边存在较多价带电子。这些电子只需获得少量能量,就可能跳到周边空穴中,而无需跃迁到导带。当施加外电场时,电子不断移动,给人一种空穴在移动的错觉,实际上空穴是固定不动的,本质上是价带中的电子导电。例如,当掺入硼(B)时,由于硼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,与硅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时还差一个电子,即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空键。这个空键容易吸引附近(非最邻近)硅原子的电子来形成电子对,从而在原来位置形成一个空穴。

图片

此外,上述内容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 —— 施主中心,与之相关的还有施主能级、施主杂质、施主电离能等。施主能级用于表征其状态的局域性质,施主电离能则是导带底与施主能级的能量差值。
顶部